针灸推拿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(截止2024年度) |
项目名称 | 资助类别 | 立项年份 | 主持人 |
miR-29b调节PI3K/AKT-Ca2+介导IBS-D敏化穴位局部肥大细胞脱颗粒的机制研究 | 地区基金 | 2024 | 付勇 |
穴位敏化与靶器官关联的规律与机制 | 973子课题 | 2022 | 焦琳 |
基于eATP-P2X7R-Panx1通道探讨热敏灸对KOA兔的中枢镇痛作用机制 | 地区基金 | 2022 | 李琳慧 |
隔药饼灸调控miR-133干预子宫内膜异位症TGF-β/Smad信号通路抑制上皮-间质细胞转化及细胞黏附侵袭和血管形成的机制研究 | 地区基金 | 2021 | 周志刚 |
基于BDNF-TrKB信号通路研究热敏灸干预IBS-D的效应机制 | 地区基金 | 2019 | 付勇 |
基于LPS/TLR4/NF-KB信号通路研究热敏灸大椎穴干预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反应的效应机制 | 地区基金 | 2019 | 章海凤 |
迟发型热敏化腧穴的红外特征研究 | 地区基金 | 2018 | 焦琳 |
热敏灸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兔模型犊鼻穴的敏化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| 地区基金 | 2017 | 付勇 |
基于磷酸化ERK蛋白表达及Shh信号通路研究温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 | 地区基金 | 2017 | 何兴伟 |
穴位热敏态红外法与温度阈值法检测的可信性比较研究 | 地区基金 | 2016 | 焦琳 |
艾灸得气影响灸效的临床及生物学基础研究 | 973计划 | 2015 | 陈日新 |
从Wnt/β-catenin/TCF信号通路研究热敏灸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效应机制 | 地区基金 | 2015 | 章海凤 |
基于脑梗死大鼠模型的针刺量与针刺参数的函数关系的BP神经网络分析研究 | 地区基金 | 2013 | 常晓波 |
基于海马-HPA轴通路研究热敏灸干预肠易激综合征的效应机制 | 地区基金 | 2013 | 付勇 |
基于热觉定量测定技术的腧穴热敏特性与温控激发参数优化的研究 | 地区基金 | 2011 | 陈日新 |
6种病症腧穴热敏化分布规律的研究 | 地区基金 | 2007 | 陈日新 |